北理工徐特立学院同学参观类脑计算与智能交互实验室

2019年5月19日,在学校、学院的安排下,类脑计算与智能交互实验室接待了徐特立学院同学的参观、交流。徐特立学院是北京理工大学人才培养的特区,旨在培养具有卓越研究能力的领军人才。

实验室老师向徐特立学院的同学们介绍了实验室在类脑计算、智能交互领域的正在开展研究工作和已取得的科研成果,以及2019年国际大学生类脑计算大赛的情况,引起了同学们的强烈兴趣。

1

实验室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向徐特立学院的同学们展示了实验室在类脑模型、深度神经网络、智能交互方面的科研成果,耐心地回答了相关问题,和同学们进行了深入地交流。

在类脑计算方面,博士生赵宇飞和硕士生郭拯坤为同学们介绍了包括侧抑制、感受野、PCNN、视觉注意机制和认知记忆机制在内的类脑视觉模型及其在目标检测与跟踪领域的典型应用,演示了实验室研发的基于类脑智能的目标检测与跟踪系统。

2

博士生杨昕向同学们介绍了深度神经网络(CNN)在目标跟踪应用中的优势,展示了实验室在基于CNN和人脑记忆模型的新型目标跟踪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

3

在智能交互方面,博士生李茂源为大家讲解了基于人体通信的新型信息交互技术原理;硕士生侯永涛、朱旺旺为同学们演示了基于人体通信的图像/视频信息交互;硕士生王稳介绍了基于人体通信的信息交互实验仪器;博士生张旭介绍了新型信息交互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技术,引起了同学们热烈的讨论。

4

此次参观、交流,加深了徐特立学院的同学们对于类脑计算、智能交互的理解和认识,为他们的研究兴趣培养和科研方向规划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北京理工大学徐特立学院简介

北京理工大学徐特立学院(XUTELI School,BIT)正式成立于2013年,致力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北京理工大学人才培养的特区。2009年学校实施“明精计划”,在三个学院试点开展本硕博贯通培养改革,2013年成立徐特立学院,采用书院制学生教育管理方式,形成人才培养特区。2018年徐特立学院独立运行,并扩大了招生规模,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进入新的阶段。
人才培养目标:坚持“导师制、严要求、小班化、定制化、国际化”,围绕培养“胸怀壮志、明德精工、创新包容、时代担当”的领军领导人才理念,采用“3+X年”动态学制的本博贯通培养模式,突出理工融合,实施教学改革,采用书院制管理,形成办学特色文化体系,实现“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具有扎实的数理化科学基础、优良的人文素养、宽广的国际视野、敏锐的学术前沿意识、卓越的研究能力的领军领导人才”的培养目标。
建设定位:突出“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投入、高回报”,使徐特立学院成为学校顶级优秀生源的向往地、尖端名家大师的荟萃地、人才培养改革的先导区、一流资源保障的中心区、拔尖“双领” 人才的高产区。